查看原文
其他

校友风采 | 钟秋发:以萤烛之光映万家灯火


【校友简介】


钟秋发,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2020届校友,在校期间曾获“优秀学生干部”“大学生骨干”“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2023年5月,参加北京师范大学乡长学院举办的“新时代乡村振兴领军人才乡镇长培训工程”,获评优秀学员。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苏盖提乡阿其马艾日克村党支部书记。

2023年7月,我们对钟秋发学长进行了采访。


公心

“原来我对基层工作的认知很肤浅,直到自己成为了一名基层工作人员之后才知道很不容易”。

“刚来的时候,当地农民看我是个年轻干部,对我是不信任的,有时会‘软抵抗’”。

“对于我们国家公职人员来说,‘为人民服务’不是说大话,就是应该要有一颗公心”。

谈起自己对基层工作认知的转变,钟秋发感慨万分。他不仅要应对青年基层干部基本都会遭遇的质疑和不配合,还面临着更大的工作压力——组织管理更加严格,工作量成倍增加,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

如何真正做好群众工作,带动当地发展?这是他在“初出茅庐”的碰壁和失落之后思考的问题。“要公平公正地做基层工作,最重要的是有公心”,在这个觉悟的引领下,钟秋发一方面从小处着手,帮农民种地搬粮、用自己的工资资助居民治病、走访发放生活费时和农户谈心……他身上多了一层水泡和跳蚤咬的包,也让民众相信了他是真正想给大家办好事的工作人员。




另一方面,钟秋发和同事们多管齐下改善村镇整体风貌:经济发展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如万寿菊和黄桃种植,让更多人增收和稳定就业;基础设施建设上,今年全村道路硬化新增150米,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精神文明建设上,推进党建活动,整顿软弱涣散村的基层党组织。同时,他发挥个人专长,在今年的“五一”劳动节组织召开了第一届休闲运动大会,鼓励村民强身健体、积极生活。

“不要敷衍群众,你真心实意为人家干活干事,人家就会敬佩你。”钟秋发总结道。



初心

工作的繁重、环境的不适和离家的孤寂也曾让钟秋发彷徨犹豫过。

一开始不是没想过走,“在工作的第二年,遇到了很多困难,爸妈来看了我后也劝我回家”,他也不是唯一有退缩念头的人,“跟我一块来新疆工作的大概有三十五个人,现在基本上都走了,只剩六七个人了”。要不要成为走掉的大部分中的一个?钟秋发在考虑的过程中,想到了自己的初心:大四毕业时,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吴自涛老师和他做最后一次组织谈话,对他去新疆工作给予了支持,也曾在校内偶遇学校党委副书记孙红培老师、副校长王守军老师,“他们鼓励我去基层锻炼自身本领,去发光发热”。钟秋发学习了黄文秀学姐的先进事迹,“师姐一个女孩子能把村里的工作做得那么好,我觉得要向她学习。刚好新冠疫情的时候也看到了全国上下抗疫人员的困难,想着要为社会做点贡献,我就坚定地去了新疆。”



“来这里的初心就是想服务群众,为边疆的社会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钟秋发工作后干了很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的成绩来之不易,也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被评为英吉沙县乡村振兴“好支书”。“不要热血沸腾地来,又半途而废,仓皇离开。”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留下来,也再没犹豫后悔过。学校和同事的鼓励同样支撑着他前行,“母校很多领导和老师都一直关注我的工作情况,还亲自来新疆察看我的工作环境,给我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和支持。”同样驻疆工作的崔久秀同志和药宁同志是钟秋发心中优秀青年干部的代表,他希望向他们学习,为新疆建设做出更多贡献。



合作

新疆是中国唯一留有生产建设兵团的地方,这里的基层工作与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联系紧密。因此,在兵团和村镇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钟秋发工作的一大重点。

去年6月的一天,他正进行巡逻排查,抬头看见一个宣传栏上留有兵团领导的电话,他就把电话保存了下来,在工作之余打了过去。“我进行了自我介绍,表达了希望以后在工作当中互相配合,有什么困难共同协商解决,有什么好的想法共同研究实施。”在谈话之中,钟秋发灵机一动,提出了建设一个兵地交流平台的想法,让兵团职工和群众多多交往交流,通过兵团给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也促进兵团生产建设。“兵团那边的西梅之类的水果比较多,群众去那边劳动一天能挣个百八十块钱,这可以帮助他们增收致富。”这个好想法在双方的努力下成功落地,去年6月份,当地成立了兵地融合联村党组织,钟秋发也成为了英吉沙县苏盖提6村·东风农场4连兵融合连村党总支副书记。在他的促成下,兵地联合开展了中国医师节下乡义诊等活动,深受好评。



同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疆视察,特别提出要推动兵地融合发展。钟秋发将总书记的话牢记在心,也深知兵地合作对于新疆地区稳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建设这个平台,我们解决了许多党建工作、乡村振兴工作和群众工作中产生的困难,也为村镇建设争取到了来自兵团的建设资金。现在兵地关系很融洽,人们生活也更幸福了。”讲到这,钟秋发语气中充满喜悦,他真心希望当地百姓的生活好起来,和他们一同创造一个安定祥和且富足的家园。


教育

争取到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暑期实践团到英吉沙县开展支教和调研活动是钟秋发多次提及的事。去年学校120周年校庆前夕,习总书记给北师大“优师计划”学生回信,让每一位北师大人都感到振奋和鼓舞。因而,钟秋发对母校学生的支教和调研活动特别关注。“那段合作在您心中有什么样的价值?您对于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和地方基层工作之间的关系又有怎样的认识?”他的回答令人印象深刻:一是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为了新疆下一代孩子们的发展。



钟秋发认为此类活动是不可多得的双向交流机会。对于内地高校的学生,他们能开阔眼界,了解边疆基层工作的不易,也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对于新疆人民,来自首都高校的老师和同学奔赴千里前来,和他们共同交流学习和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有利于增强对祖国的认同与热爱。“我们当地群众很热情,带着北师大的同学们摘西瓜、杏子,北师大的同学们也留了联系方式,希望可以维系长久的感情,这对于民族团结的帮助是巨大的。”不会再有“春风不度玉门关”,而是边疆内地“心连心”。

支教活动也给当地学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北师大的同学们给我们实验中学的学生们辅导了暑假作业。其中有一个高中二年级女生,排名在学校前五十,她跟辅导自己的支教老师说:‘这次辅导对我的帮助很大,我现在有目标了!我要考老师的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到时候你能不能帮我分析我的分数够不够报考,要报哪个专业。’这个成果让我很开心。年轻的孩子有了愿望和出去看世界的想法,这是钟秋发眼中让新疆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关键一步。













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希望和更多的内地高校建立起更深入的联系,为边远落后地区的孩子们争取到外出参观和学习交流的机会,“让这些边疆的孩子们到北京、到珠海、到咱们高校里看看,这对他们的人生意义非常大。”

采访的最后,钟秋发表示自己仍会继续坚守在新疆基层的工作岗位,他也呼吁大家关注边疆教育发展和边疆振兴建设的事业,“我特别感谢党和国家、学校让我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还给了我来新疆工作的机会。希望有更多人才愿意来建设新疆,为民族团结、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记者 | 杨艾艾

撰稿 | 杨艾艾 杜晶昭

责编丨章雪晴



微信公众号又改版了

避免收不到消息

请一定星标关注我们哦







往期回顾



北师大校友乔叶《宝水》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鲁敏《金色河流》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

夺冠!北师大学子在成都大运会赛场上星光闪耀!

启航故事 | 芦紫晴:我当老师这两年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